【社会实践】冶金工程学院开展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(三)

2021年07月26日 13:47  点击:

 自1958年发现第一块孔雀石,在金昌这片荒芜贫瘠的戈壁滩上,一代又一代矿冶工作者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聚到祖国镍都,坚韧不拔、甘于奉献,勇于开拓,摘掉祖国“贫镍国”的帽子,结束了祖国“缺镍少钴”的历史,铸就了镍都开拓者精神!

 7月12日-14日,冶金工程学院 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团师生走访看望了“光荣在党五十年”勋章获得者、“国家劳模”被誉为“镍都硬汉、矿山铁人”的夏元辉老人;现场聆听了新时代镍都建设者—— “全国劳动模范”、“大国工匠”、“全国五一劳动奖章”获得者、甘肃省领军人才,金川集团贵金属冶金高级技师潘从明大师的成才经验分享。

 看望夏元辉老人

 夏元辉老人今年73岁。1971年,23岁的他告别了军营,从山东威海来到甘肃金昌,成为冶金矿山的一名建设者。从采矿班班长、工区主任、矿纪委副书记,到全国劳动模范、党的十四大代表,不仅见证者着他艰苦奋斗的光辉岁月,更见证着金昌从一片戈壁荒滩到一座现代化工业城市的巨变。几十年如一日,他保持着不怕吃苦的军人本色,他成为艰苦奋斗的劳动模范,他是甘于奉献的时代楷模

 夏元辉老人说:“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获得这个荣誉,我只是干了自己应该干的,一辈子与矿山打交道,说明我与矿山有缘。” “矿山工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,他们甘于奉献,舍弃小家,建设大家,整天在‘暗无天日’的井下辛勤工作、无怨无悔,为的就是为祖国争光。”

 潘从明大师讲座现场

 潘从明大师用朴实无华的语言为同学们讲述了他立足岗位、孜孜不倦、不计名利、潜心钻研贵金属提炼技术,并最终成长为“大国工匠”“国家劳模”的感人事迹,他是西北地区首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一线产业工人,目前获得各类荣誉称号83项。他总结阐释了新时代劳动精神的灵魂——“能干、肯干、会干” ,激励同学们心怀梦想,敢于奋斗,用劳动成就人生。

 夏元辉老人、潘从明大师是镍都开拓者和建设者的优秀代表,是共产党员的楷模,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,他们是劳模精神、工匠精神、劳动精神的实践者。以他们为代表的镍都人为了祖国的镍钴事业,在平凡的岗位上坚韧不拔、甘于奉献,勇于开拓,工作一辈子、钻研一辈子、奋斗一辈子,以实际行动践行“对党忠诚、不负人民”的坚定共产主义信念。也是这一代一代的镍都人,使金昌从昔日戈壁荒滩成为现代“腾飞的镍都”和“紫金花海”,实现了金川集团的智能绿色转型,引领金昌市成为新型工业+旅游城市。

 冶金工程学院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团的师生被夏元辉老人坚韧不拔、甘于奉献的精神所感动。在夏元辉老人身上集中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同新中国建设、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紧密结合,为实现国家繁荣发展、人民幸福生活不懈努力、接续奋斗的深刻内涵,是中华民族深厚爱国主义精神在矿冶工程领域的集中体现,我们一定要继承好、传承好、发扬好。

上一条:【社会实践】冶金工程学院开展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(四) 下一条:【企业回访】“暑期走亲戚”--冶金工程学院赴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走访交流

关闭